本文配方来源于中国药典、古今经典名方及中国目前已有批准文号的中成药。以其命名的科学性、组方的合理性、临床疗效的确切性、使用时的安全性等项为遴选标准,筛选出19种益气养阴类中成药。本文内容丰富,科学性与实用性强。可供中医、西医等各级医师和乡村医生临床用药参考,也是家庭保健自选中成药的良友,药材经营部门和医院药房采购经销的参谋,生产厂家交流信息的桥梁,中药店从业人员交流学习的参考资料。
益气养阴类中成药是指用于治疗气虚和阴虚的中成药,主要成分多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。这类药物适用于因气虚和阴虚引起的多种症状。
这些中成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,达到增强体质、提高免疫力的目的。在使用益气养阴类中成药时,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,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。同时,良好的作息习惯、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。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,可以更好地改善气虚和阴虚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,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下面介绍19种益气养阴类中成药在临床上的运用,供选药用药时参考:
11、古汉养生精——眩晕、神经症、低血压症、阳痿、早泄、遗精、萎黄病、贫血
【药物组成】 人参、黄芪(蜜制)、枸杞子、女贞子(制)、黄精(制)、白芍、蜂蜜、甘草、金樱子、麦芽、 菟丝子、淫羊藿。
【方义分析】本方以人参、黄芪、白芍、黄精益气健脾补中为君;枸杞子、金樱子、菟丝子、淫羊藿、女贞子等补益肝肾,滋养精血,酸涩固精为辅。全方共奏滋肾益精补中健脾,补脑安神之功;对气虚精亏,脾肾两虚诸病,尤为合适。
【临床运用】补气,滋肾,益精。用于气阴亏虚、肾精不足所致的头晕、心悸、目眩、耳鸣、健忘、失眠、疲乏无力;更年期综合征、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。本方系脾肾双补之剂,运用于气虚精亏,脾肾不足所致之病症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倦怠乏力,精神萎靡,头晕心悸,腰膝酸软,目眩耳鸣,健忘失眠,阳痿遗精,面色萎黄,舌淡胖或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细或沉弱。下述疾病,在临床上多选用本方治疗。
365站群(1)眩晕 症见眩晕,动则加重,劳累易发,精神萎靡,失眠健忘,腰酸耳鸣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西医之梅尼埃病、神经官能症、低血压症等,有上述表现 者即可采用。
(2)遗精、阳痿 症见遗精早泄或阳痿,精神萎靡,腰膝酸软,气短乏力,头眩耳鸣,面色觥白,舌质胖淡苔薄白,脉沉细。西医之性神经官能症等,见有上述表现者可服用本药。
(3)萎黄病 症见头晕耳鸣、心悸肢乏,面色萎黄,腰酸神疲,舌淡苔白,脉细无力。西医之各种贫血,有上述见症者,可以本药治疗。
【制剂与规格】 ①口服液:每支10毫升,每盒 10支装;②片剂:每片0.4克;③颗粒:每袋10克、15 克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 口服。①口服液:成人一次 10~20毫升,一日2~3次;儿童酌情减量,或减少 服药次数;②片剂:一次4片;③颗粒剂:一次10~20 克。
【注意事项】 忌生冷油腻食物,凡属实证热证者忌服。
【配方来源】马王堆出土医书《养生方》。湖南省药品标准(1986)。部颁18册71页、19册56页。WS-195(Z-027)-97。国家中药保护品种。
12、屏风生脉胶囊——自汗、多汗症、感冒、心悸、冠心病、心律不齐、神经衰弱
【药物组成】 黄芪、白术、防风、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、制附子。
【方义分析】 卫气不足,或气阴两亏常致自汗 心悸,治当益气固表、养阴止汗法。方中人参、黄芪 甘温为主药,补益元气,固表止汗。白术、防风甘温之品为辅,健脾益气,屏御风邪;佐以五味子、麦冬酸 甘化阴之品,意在敛阴止汗。用附子辛热为使,温肾壮阳,补命门火。全方配伍,有辛甘发散为阳,又具酸甘化阴之功,共奏固卫御风,益气养阴之效。对于卫气不足及气阴两伤引起自汗、心悸等,尤为合适。
【临床运用】益气、扶阳、固表。用于气短心悸,表虚自汗,乏力眩晕,易感风邪。本方系玉屏风、生脉散之合方,益气固表,养阴生津之剂。多用于表虚外感,气阴不足之心悸。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:时自汗出,易于外感,鼻流清涕,心悸气短,舌淡红少苔,脉象细弱。这些指征体现了表虚不固,气阴两伤的病机,所以应用较广。具体运用如下:
(1)自汗 表现为时自汗出,动则益甚,时时恶寒,倦怠懒言,面色不华,极易感冒,舌淡少苔、脉细无力。西医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、多汗症,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属之。
(2)感冒 表现为时自汗出,微恶风寒,咳嗽无痰,鼻塞流涕,舌淡苔薄白,脉象浮缓。
(3)心悸 表现为心悸气短,时自汗出,夜寐多梦,健忘,极易感冒,舌淡红少苔,脉虚无力。西医之冠心病、心律不齐,神经衰弱,见以上临床表现者,可按此辨治。
【制剂与规格】胶囊剂:每粒重0.33克,每瓶内装30粒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粒,一日2~3次。【注意事项】风热、暑湿、暑热感冒禁用。
【配方来源】山西省药品标准(1986年)。部颁3册130页。
13、心通口服液——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胸痹、心悸
【药物组成】黄芪、党参、麦冬、何首乌、淫羊藿、葛根、当归、丹参、皂角刺、海藻、昆布、牡蛎、枳实。
【方义分析】本方由13味药组成。方中以党参、黄芪为主药,党参甘平,补中益气;黄芪甘温,补气升阳,长于补脾肺之气,为补气要药;辅以葛根解 热生津,麦冬养阴润燥,清心除烦;佐以丹参活血化 瘀,养血安神,当归、何首乌养血滋阴,淫羊藿补肾壮阳,海藻、昆布、牡蛎、枳实、皂角刺软坚散结、化痰除痞。诸药配合,共奏益气养阴,软坚化痰之功。
【临床运用】具有益气活血,化痰通络之功效。用于气阴两虚、痰瘀痹阻所致的胸痹,症见心痛,胸闷,气短呕恶,纳呆;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。本方系益气养阴,软坚化痰之剂。临床用于气阴两虚、痰瘀交阻引起的胸痹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心痛,心悸,时作时止,或刺痛,胸闷气短,心烦乏力,头晕目眩,面色少华,脉沉细、弦滑、结代等。西医之冠心病心绞痛,见上述证候者,可用本方治疗。
【制剂与规格】口服液。每支装10毫升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口服。一次10~20毫升,一日 2~3次。
【注意事项】孕妇禁用。如服后反酸,可于饭后服用。
【配方来源】中国药典
14、益虚宁片——脱发、神经衰弱、疲劳综合征、抑郁症
由枸杞子、何首乌(黑豆汁制)、党参、当归、地黄、五味子、菟丝子、女贞子、牛膝、牡丹皮、麦冬、甘草组成。养阴益气,补血安神。用于失眠少寝,头发脱落,耳鸣头晕,腰痛腿软。本方系养阴益气,补血安神之剂。临床用于气阴不足,经血亏虚引起的失眠症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失眠少寝、头发脱落,耳鸣头晕,腰痛腿软,面色少华,心悸健忘,神疲体倦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等。西医之神经衰弱、疲劳综合征、抑郁症等,见上述表现,辨证属气阴不足,经血亏虚者,可用本方治疗。
15、通脉养心口服液——胸痹、心悸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律不齐
本方由地黄、鸡血藤、麦冬、甘草、制何首 乌、阿胶、五味子、党参、龟甲(醋制)、大枣、桂枝组成。具有益气养阴,通脉止痛之功效。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之气阴两虚证,症见胸痛,胸闷,心悸,气短,脉结代。本方系养心阴补心血,益气通脉止痛之剂。临床用于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,心悸怔忡等病症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胸闷心痛,隐痛或刺痛,时作时止,心悸怔忡,气短懒言,头晕目眩,遇劳 则甚,舌质红少苔。
16、心荣口服液——胸痹、冠心病、心绞痛
本方由黄芪、地黄、赤芍、麦冬、五味子、桂枝组成。具有助阳,益气,养阴之功效。用于心阳不振,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,症见胸闷隐痛,心悸气短,头晕目眩,倦怠懒言,面色少华等;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。本方系助阳、益气、养阴之剂。临床用于心阳不振、气阴两虚型胸痹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胸闷隐痛,时作时止,心悸气短,头晕目眩,倦怠懒言,面色少华,舌淡红,脉细弱等。西医之冠心病、心绞痛,见上述表现者。
17、二仙膏——虚劳症、神经衰弱、慢性消耗性疾病
本方由人参、枸杞子、鹿角胶、龟甲胶、牛 鞭(干)、黄芪(蜜炙)、熟地黄(砂仁拌)、制何首乌、五 味子(酒制)、沙苑子(盐炒)、牛膝、核桃仁、黑芝麻 (炒)、山药(炒)、远志(制)、丹参组成。滋阴助阳,益气益血。用于治疗气血两虚,神疲体倦,周身懒软,神经衰弱。本方系滋阴助阳,益气益血之剂。临床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虚劳症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神疲体倦,周身懒软,心悸气短,形体羸瘦, 健忘少寐,头晕目眩,面色无华,舌淡体胖,脉细弱。西医诊断之神经衰弱,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,见上述表现者,属此范围。
18、强心丸——健忘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神经官能症、心悸、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不全、虚劳、慢性消耗性疾病、系统器官功能衰退
【药物组成】当归、紫河车、阿胶、牡蛎(煅)、熟 地黄、麦冬、党参、白芍、黄芩、陈皮、龙骨(煅)、枸杞子、龙眼肉、酸枣仁(炒)、蒺藜(盐炙)、女贞子(酒 炙)、地锦草、鹿角霜、黄芪(蜜炙)、白术(麸炒)、地 黄、天冬、远志(甘草炙)、丹参、石斛、人参、黄柏、甘草(蜜炙)、乌梅、何首乌、菟丝子、木蝴蝶、仙鹤草、五味子(醋炙)、墨旱莲、茯神、柴胡、肉桂、白附片、磁朱丸、玉竹、知母。
【方义分析】 本方由42味药组成。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,强心安神,健脑增智;阿胶滋阴补血,共为主药。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陈皮、仙鹤草、女贞子、墨旱莲、生地黄、紫河车、何首乌、菟丝子滋阴补肾,养血益精,共为辅药。乌梅、石斛、天冬、麦冬、玉竹、木蝴蝶养阴润燥,清心除烦;牡蛎、龙骨、酸枣仁、蒺藜、 远志、磁朱丸、五味子、丹参、茯神潜阳定志,镇静安神;知母、黄芩、黄柏、地锦草、柴胡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;肉桂、附片、鹿角胶补火助阳,温通散寒,共为佐药。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。全方配伍,以达气血并补,寒热并用,泻火滋阴,强心补肾之功效。
【临床运用】滋阴补气,强心安神。用于气血虚弱,虚火上升引起的健忘失眠,心跳气短,惊悸不安,遗精盗汗,目暗耳鸣,腰酸腿软,午后发热,肢体倦怠。本方系滋阴补气,强心安神之剂。临床用于气血虚弱,虚火上升引起的失眠、心悸、虚劳等症。运用本方的指征为:健忘失眠,心跳气短, 惊悸不安,遗精盗汗,目暗耳鸣。腰酸腿软,午后发热,肢体倦怠,舌淡嫩,苔薄,脉细数无力。
(1)健忘、失眠 表现为心烦失眠,健忘,惊悸不安,头晕耳鸣,腰酸梦遗,面色少华,舌淡嫩,苔薄,脉细数无力。西医之神经衰弱,神经官能症等,见上述表现者,属此辨治范围。
(2)心悸 表现为心悸不宁,心烦不寐,头晕目暗,耳鸣腰酸,面色少华,舌淡红,少苔,脉细数无力。西医之心律失常,心动过缓,心动过速,及心功能不全等。见上述症状者,可用此药治疗。
(3)虚劳 表现为健忘失眠,心跳气短,惊悸不 安,遗精盗汗,目暗耳鸣,腰酸腿软,午后发热,肢体 倦怠,舌淡嫩,苔薄或少苔,脉细数无力。西医之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,各系统器官功能衰退等,见上述表现者,属此治疗范围。
【制剂与规格】丸剂。15克/100粒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口服。一次20粒,一日2次。
【注意事项】孕妇忌服。
【配方来源】部颁6册177页。
19、雪蛤大补素片——阳痿、遗精、咳嗽、病后体虚、老年阴亏
【药物组成】 田鸡油粉、红参粉等。
【方义分析】 田鸡油又名蛤士蟆油,其基原是蛙科动物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鲑(又名田鸡、雪蛤) 雌性的干燥输卵管,其性甘、咸、平,无毒,入肺肾,能补肾益精,润肺养阴为君。红参是人参经加工炮制 而成,味甘,微苦,性温,能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安神为臣。君臣配合能益精补气,养阴生津,固脱安神。
【临床运用】本方能治疗肾虚精亏,肺阴不足,脾失健运所引起的多种病症。具体运用如:
(1)色欲伤 由姿情纵欲而致肾精亏损,真阴暗耗。症见多梦遗精,头晕目眩,耳鸣健忘,神疲少寐, 腰膝酸软,体瘦乏力或有阳痿不举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
(2)咳嗽 肺气阴不足致使清肃失职,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或咯痰偶带血丝,自汗盗汗,舌淡红少苔,脉沉细数。本方不可用于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等新咳。纯肺阴虚证之咳嗽,亦不宜应用。
(3)病后体虚、老年阴亏 症见久病后身瘦乏力, 气短自汗盗汗,老年便秘,舌质红而少苔,脉沉细数。
【制剂与规格】片剂。每片0.02克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口服。成人一次4片, 一日3 次,温开水送服;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的二分之一 量,3~7岁服成人的四分之一量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【注意事项】不能用于实证。感冒时停用。
【配方来源】黑龙江省药品标准(1982年)。部颁20册336页。
限于篇幅,以上益气养阴类中成药的药物组成、方义分析、临床运用、制剂与规格、用法与用量、注意事项、配方来源等详细内容请阅读药品说明书。
温馨提示: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用药讲究个体差异,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,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,切不可盲目使用。以上药物介绍仅供参考,具体使用需遵医嘱,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。在使用过程中,药品包装上有非处方药OTC标识的药品,患者可根据需要,自行选购,按药品说明书使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