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言:“鼽者,鼻出清涕也,嚏,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。”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客孙脉则头痛、鼻鼽、腹肿者,阳明并于上,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,故头痛、鼻鼽、腹肿也。
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中言:“肺开窍于鼻”“肺气通于鼻,则肺和鼻能知香臭矣”,“肺气虚,则鼻塞不利少气”。
365建站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:“鼻鼽,流清涕,是脑受风寒,包热在内。
叶天士《外感温热篇》说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,肺主气属卫,心主血属营。
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于“鼻鼽”范畴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鼻炎分热跟寒,那怎么鉴别?清鼻涕、过敏性的,就是寒。它会表现为眼睛痒、鼻孔痒、打喷嚏、流清鼻涕,有的时候头痛、额头眉、棱骨痛,有的时候巅顶、侧面儿痛,这是寒性的鼻炎。
过敏性的鼻炎,就是寒性的鼻炎,首先是肺寒导致的。我们在理解肺寒的时候,首先要清楚要明白周易五行当中的“金空则鸣”、“金本主寒”这个理论。五运六气中的六气指的是风、热、火、湿、燥、寒,风为百病之首。
首先,这个寒气会侵染肺,从那个鼻跟口当中进去,因为这个咽喉的、肺的、鼻孔的黏膜怕寒。然后会逆传到阳明。因为寒本属阴邪,火本属阳邪。寒犯了太阴,是一个直中的过程,还传到阳明,阳明本身是个阳,它与寒相比是两个属性,一个是阴,一个是阳,阴和阳传过去他就属于逆传,阴和阴直接地传变叫顺传。所以叫寒犯太阴、逆传阳明、顺传厥阴。
有过敏性鼻炎的人胃都不好,因为它会直接逆传,你记住无论是阳邪还是阴邪,无论是火还是寒,都会首先考虑逆传,顺传都是其次的。顺传慢,逆传快。火炎往上窜、上面温度高,寒呢,也是这样的。寒虽然是沉敛下降的,但是我们知道,自然界当中海拔越高,温度越低,它越冷。
你到了珠穆朗玛峰,它的沸点还是100度吗?它就不是了。所以它也能损害其阳。然后逆传阳明,他为啥会伤阳明当中的诸阳之首呢?这个问题啊,我给大家用最简单的例子进行说一说。
就是冬天农村点炉子的时候啊,如果这个炉壁的温度达不到,用火点这蜡,想引着这个炭的时候,炭是不着的。为啥?因为炉壁的温度达不到。炉壁热了,你再上炭,炭就着了。
所以针对于寒证,我们首先应该顾护的是胃阳。因为寒首先犯了太阴,它会直接的逆传到胃里面去,头是诸阳之首,所以寒性的鼻炎也会导致头痛,眉棱骨痛,会有这么一个状态在里面,还有导致这个颠顶、脑瓜子附近疼的,在百会的后面疼的。所以治疗寒邪,我们首先要从根上治疗。从哪里治疗呢?因为是肺寒导致的过敏性鼻炎,所以我要温肺。温肺的时候又要升胃阳,因为这个胃阳明阳俯,所以我们要升胃。
那又跟肝有什么关系呢?因为这个寒有同性相传的关系,厥阴为阴中之阳也。太阴是阴中至阴,是一个最大的一个阴,阴气最盛的,当它到了厥阴的时候,几乎就到了厥阴转少阳的时候了,厥阴之后方有少阳。所以会有肝胆相照这个理论。
因为厥阴直接传变到了胆上,胆又传到阳明,所以为什么有肝胃不和呀?就是因为厥阴传少阳,少阳传阳明,这样递进的一个关系。因为肺属于金,厥阴本身属于风木,金木相战本身就是天理循环。然后它同性相传,寒性鼻炎的人往往都有肝病。所以肝怕郁住,郁住了这个淤血就会产生。我认为有过敏性鼻炎的人,往往是肝络当中有淤血,导致了后背胀痛、胃胀、腹胀,会导致三胀。因为寒主收引,就相当天气越冷这个水的流速越缓慢,慢慢结成冰了,相当于有了淤血了,最后久病入络,肝就会导致郁住了,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的疏肝化淤,相当于把这个水阳沟破冰,破冰之后给它疏通开,是这么一个理论。
热性的鼻炎是怎么样的呢?大浓鼻涕,擤都擤不出来,擤出来了像黏住一样,非常有粘性,就像橡胶似的,关键呢,这个浓鼻涕有腥臭味儿,有血腥味儿,还容易导致额窦炎、鼻窦炎,就是到了印堂这一块儿疼。
因为少阳本属震卦,为地雷复,易被郁住,少阳郁而化火,成了雷风、雷火,风卦。逆传到肺卫,火木生火,越来越旺,旺火烁金,壮火食气,损伤卫气,导致了肺当中的阴液减少,并发炎症,因为火主炎、损气,继而这个肺管里、气管里不断的出现浓痰,而肺主卫,本身主皮毛、主毛孔,鼻子本身开窍于肺,所以导致大量的黏液的排出。久而久之,又顺传到阳明了,导致雷火丰,因为阳明本身为阳中之阳,为壮火,当少阳之火转入到胃腑的时候,导致咽炎的发生,喉咙里、肺管里,不断的是痰,气分之人舌苔黄腻、乏力,损害其阳,最后得了鼻窦炎之后,诸阳之首的头会痛,头痛、头晕,这个人脑子就发懵了,浑浑噩噩,注意力不集中,不止鼻不闻香臭,印堂痛得要命、浑浑噩噩不知其所以然。阳明本身为啥叫阳明呢?它就是阳气满满嘛,你不能说阳明代表血。它是气,所以是损害其阳啊。这是我对热性鼻炎的一个认识。
我们在治疗火邪的时候,首先要清少阳、清肺,还要提升阳明阳气,因为阳明的阳气损害了,所以必须得有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阳益胃汤的影子。火旺烁金久了之后,这个肺液本身减少,有点儿肺阴虚了,所以还要加点保护肺阴虚的药到里面去,这个鼻窦炎就能治好,这是大纲,这也是个准则。
火入少阳,逆传肺卫,顺传胃腑,损害其阳,清胆滋肺,升补胃阳。这是热性的鼻炎在我的认知当中火在天运当中,会首先侵害少阳,就是胆,会出现心烦、易怒、口苦,然后,它有的时候会逆转,因为肺在这个胆上面,火性本炎上,它的火苗直接往上窜,所以会逆转肺卫。
当然它也会顺传,为啥会顺传?因为肺本身属金,阳明也属金,它不属于土,这是误传、谣传,因为少阳跟阳明本身都属于同宗。阳明的火力比少阳的厉害,它顺传是一个正常的过程。什么叫顺,就理所当然的。逆传呢,就是不正常的传变,违背原理的一个传变。因为这个火邪首先犯了少阳,所以它着重的损害的就是人体的阳气,人体阳气最重的部位、也就是在百会,也可以说是在头部啊。
诸阳之汇是头,所以我们治的时候,要清其源泉,源泉是胆。就相当于我们治理河道,下游的水污染了,上游的水污染了,你光治理下游是白费的,所以要釜底抽薪,先清胆火,那肺上的这个火自己就灭了,但是肺属金,它本身就是被烧烤的阴液很少了,所以需要滋肺阴、清胆火。
为啥说这个升补胃阳呢,这是大家不理解的。胆火相当于这个木材,这个胃呢,相当于釜锅,这个肺相当于锅里的水,水是越煎越少,肺是越来越伤,你把这个水补上了,这个火也抽掉了,但是偏偏没有锅,他俩会相克,木金会相战、胆肺会互结。所以你必须得补锅,就是你不升补胃阳,相当于这个胃阳已经露了个眼,你水加的越多,这火苗灭得越快,或者是你不补这个眼,一会儿他俩就互相交战了,要不它死要不他灭。它会有这么一个过程。这个胃你需要补,这个头为诸阳之首,阳明也为经络当中的、六经当中的之首啊,所以说你要想治头部的问题,保存头部的热量,你必须从胃阳上治。你百会的温度取决于你阳明的温度,你阳明的温度取决于你的这个胃部的温度,所以人体的免疫力,来自于胃。
麻黄汤本身就治疗无汗表闭的,他有发汗的一个功效。那补中益气汤有升阳举陷,有补充益气的一个作用。桔梗汤有治疗咽喉的一个作用,半夏泻心汤有治疗呕吐下痢为痞,剑突有痞这么一个症状。御寒汤有治疗寒邪感冒的作用,针对于过敏性的比较好一点。小青龙治疗寒饮会比较好一点,小柴胡疏肝解郁,直中少阳会比较好一点。玉屏风散有固护正气,能增加两个球蛋白啊,会比较好一点。黄芪赤风汤是多多益善,他是玉屏风的变种的一个方子。苍麻汤呢,这个5:1啊,是化湿邪,不是发汗的作用,是这个许公岩的经验。所自创的方子总共有11个方子的影子在里面。方子设计的轻可去实,给邪以出路,不是真正的想伤了正气,而是保护着正气。
关于主证第一个痒指的是眼睛痒,第二个痒是指的是鼻孔痒。“涕嚏”第一个涕指的是鼻涕或黄或白的鼻涕。第二个嚏指的是这个打喷嚏,抑或是这个人不想吃饭或者吃的太少,或者反胃,或者胃酸,就是一系列的症状。
像这个鼻炎啊,在卫分呢,需要二十一天的时间,有的可能慢一点,到了这个气分了,有点儿发黄了,舌苔黄腻了,大概需要四十一天的时间。有的时候到了这个鼻窦炎,尤其那个擤的鼻涕有血腥味的时候,可能需要三个月的时间。当然我们不以天数定成败的胜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