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瞭望哨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瞭望哨 > 疾病预警哨 >

瞭望哨 ​中医抄方116 37各省中医院老主任的39组代表方

1、刘弼臣——五草汤

〔组成〕倒叩草3g,鱼腥草15g,半枝莲15g,益母草15g,车前草15g,白茅根3g,灯心草1g。

〔主治〕小儿急、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泌尿系感染。

〔用法〕每日一剂,水煎,2次分服。

2、谢昌仁——消渴方

〔组成〕石膏2g,知母1g,甘草3g,沙参12g,麦冬1g,石斛12g,地黄12g,山药12g,茯苓12g,泽泻12g,花粉15g,内金6g。

〔主治〕糖尿病、干燥综合征、尿崩症。〔用法〕日一剂,水煎服。

 3、胡翘武——阳和平喘汤

〔组成〕熟地3g,淫羊藿2g,当归1g,麻黄6g,紫石英3g,肉桂3g,白芥子6g,鹿角片2g,五味子4 g,桃仁1g,皂角3g。

〔主治〕慢性气管炎、喘息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、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。

〔用法〕日1剂,水煎分温2服。

 4、钟一棠——沙参银菊汤

〔组成〕南北沙参各15g ,银花2g, 菊花1g, 薄荷6g(后下),杏仁1g, 清甘草2g。

 〔主治〕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—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

 5、李介鸣——温阳益气复脉汤

〔组成〕人参15g,黄芪2g,北细辛6-15g,制附片1g,炙麻黄6g,麦冬12g,丹参18g,五味子12g,桂枝1g, 甘草1g

〔主治〕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,及窦性心动过缓(单纯性)。

〔用法〕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晚各服1煎。

 6、周仲瑛——滋胃饮

〔组成〕乌梅肉6g,炒白芍1g,北沙参1g,大麦冬1g,金钗石斛1g,丹参1g,生麦芽1g,炙鸡内金5g,炙甘草3g,玫瑰花3g。

〔主治〕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,久而不愈、胃酸缺乏者。

〔用法〕日1剂,水煎分服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7、朱良春——健脑散

〔组成〕红人参15g(参须3g,可代)、地鳖虫、当归、甘杞子各21号、制马钱子、川芎各15g,地龙、制乳没、炙全蝎各12g,紫河车、鸡内金各24g,血竭、甘草各9g。

〔主治〕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,健忘神疲,视力减退,周身酸痛,天气变化时则更甚;

8、方药中——升麻甘草汤〔组成〕升麻3g,甘草6g。

〔主治〕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、慢性肝炎之辅助方。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、加味异功散、加味黄精汤合用。

9、董廷瑶——温脐散

〔组成〕 肉桂1.5g,公丁香1.5g,广木香1.5g,麝香0.15g。

〔主治〕小儿肠麻痹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〔用法〕本方共研细末,熟鸡蛋去壳,对剖去黄。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,覆敷脐上,外扎纱布。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,矢气频转,则为生机已得,便畅腹软,转危为安。如未见转气,可再敷一次,必可见功,屡用屡验。

 10、罗元恺——理血通经汤

〔组成〕吴茱萸60g,赤芍60g,三棱30g,莪朮30g,红花30g,苏木3g,桃仁3g,续断6g,益母草3g,党参45g,香附45g。

 〔主治〕 气滞血瘀所致闭经。

〔用法〕 共研细末,每次服12g,用熟地3g,麦冬15g,煎汤送服,每日二次。

 11、裘笑梅——理气逐瘀消脂汤

〔组成〕炒当归9g,赤芍9g,川芎3g,橘红6g,姜半夏6g,炙甘草3g,制香附9g,元参9g,浙贝9g,炒川断9g,炒枳壳6g,失笑散12g,生山楂、牡蛎各2g,白花蛇舌草12g,莪朮6g。

 〔主治〕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。

 〔用法〕水煎服,日1剂分2次服。

 12、李孔定——消斑汤

〔组成〕鲜泽漆1g(干品减半),大茯苓3g,黄精3g,夏枯草3g,连翘15g,山楂15g,枳壳12g,甘草3g。

 〔主治〕斑历(淋巴结核)。

〔用法〕诸药纳陶罐内,清水浸泡1小时,煮沸10分钟,取200毫升,煎3次,将药液混匀,分3次温服,1日1剂,连服1~2个月,一般可愈,不愈再服,服药期间加强营养。

 13、刘渡舟——柴胡解毒汤

〔组成〕柴胡1g,黄芩1g,茵陈蒿12g,土茯苓12g,凤尾草12g,草河车6g。 〔主治〕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,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,证见口苦、心烦胁痛、厌油食少、身倦乏力、小便短赤、大便不爽、苔白腻、脉弦者。

14、俞慎初——加味五金汤

〔组成〕金钱草3g,海金砂15g,鸡内金1g,金铃子1g,川郁金1g,玉米须15g。

〔主治〕肝胆结石,尿路结石,以及肝炎、胆囊炎、肾炎、肾盂肾炎、膀胱炎等。

 〔用法〕日一剂,水煎分服。

 15、祝谌予——降糖方

〔组成〕 生黄芪30g,生地30g,苍朮15g,元参30g,葛根15g,丹参3g。

〔主治〕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。

〔用法〕 日一剂,水煎分温服用。

16、陈景河——消瘀散结汤〔组成〕鹿角2g,浙贝母15g,瓜蒌2g,乳香2g,没药2g,香橼2g,白芍3g,甘草1g,牡蛎15g(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)。

〔主治〕乳核肿痛,或渗乳汁,或乳汁中带血者。

〔用法〕将药收入容器内,加温水浸泡一小时,即行煎煮,剩药液100毫升为宜,煎两次,将药液混合一起,分2次服之。

 17、赵思俭——老人便秘方〔组成〕黄芪3g,银花2g,威灵仙10-20g,白芍2g,麻仁2g,肉苁蓉2g,厚朴3-10g,当归2g,酒大黄3g。

〔主治〕老年虚证便秘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,1日1剂,酒大黄不后下,此方可连服,俟大便调顺再停药。

 18、杜雨茂——加味散偏汤

〔组成〕川芎3g,白芍15g,白芥子6g,香附9g,白芷9g,郁李仁6,柴胡9,细辛3,蔓荆子9

〔主治〕风寒、瘀或痰瘀交加所致之偏、正头风

〔用法〕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,浸泡30分钟后,文火煎煮两次,每次半小时,滤汁混匀,每日早晚饭后服。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,分3次服下。

 19、蒋文照——芪萸仲柏汤

〔组成〕黄芪15g,山茱萸9g,杜仲12g,黄柏6g,白茅根12g,茯苓15g,牡蛎2g,金樱子12

〔主治〕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而表现腰酸体瘦,舌质淡红胖嫩,苔腻,脉沉细弦,蛋白尿者。

〔用法〕1日1剂,清水煎,上下午各服一次。

20、贺普仁——治漏肩风方

① 穴位:条口(患侧)

主治:肩周炎之轻症。

操作:用3寸2针,单手快速进针,针向承山,直刺2寸多,用平补平泻手法,得气后出针

 ②穴位:条口,肩部阿是穴。

主治:肩周炎之重症

操作:条口操作同轻症,局部阿是穴用中号火针点刺。隔一日或二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

③穴名:膏盲(患侧),局部阿是穴。

主治:肩周炎之顽症。

操作:用3寸29号毫针,从患侧膏盲穴进针,沿肩胛骨后侧缘向肩部平刺,使肩周产生酸麻胀感。留针30分钟,局部阿是穴火针点刺,隔二日一次,15天为一疗程,一般要治疗5~10个疗程。

21、何天祥——活血养骨汤

〔组成〕当归1g,延胡索1g,陈皮1g,郁金1g,独活15g,白芷1g,肉桂1g,骨碎补15g,续断1g,狗脊15g,怀牛膝6g,透骨草1g。

〔主治〕股骨头骨骨后无菌性坏死症。

〔用法〕上药可煎汤内服,每日1剂,早晚服。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,每丸重1g,日服3丸。可再加乳香6g,没药6g共研细末,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。

 22、周炳文——加味益脾镇惊散

〔组成〕党参9g,白朮5g,茯苓6g,甘草3g,钩藤5g,朱砂0.3g,琥珀1g。

〔主治〕惊吓泄泻。〔用法〕每日1剂,水煎服用。

23、姚子扬——安神达郁汤

〔组成〕炒枣仁3g,合欢花15g,龙牡各2g,炒栀子15g,郁金12g,夏枯草1g,柴胡1g,佛手柑1g,炒白芍12g,川芎1g,甘草6g。

〔主治〕郁证(胃肠神经官能症,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精神抑郁症)久治不愈者。

〔用法〕水煎300毫升,早晚分服,每日一剂。患者就诊时,先作思想安慰工作,服上药1-2剂有效时,停药2-3日。再服2剂。再停,再服。不要连服。1个月为一疗程。

 24、姚子扬——瓜蒌泻心汤

〔组成〕瓜蒌30~60g,制南星1g,姜半夏1g,黄连6~1g,栀子15g,枳实15g,竹沥10毫升(兑入),橘红1g,柴胡1g,大黄1g,菖蒲1g,郁金12g白芍15g,甘草3g。

 〔主治〕精神分裂症、烦燥不安、多语善疑、或哭笑无常、夜不安寐、或尿黄便秘、舌红苔黄、脉弦数或滑数。

〔用法〕日一剂,水煎,分2次温服。

 25、查玉明——宜导通闭汤

〔组成〕(1)黄芪15g车前子3g,(3)甘草2g,(4)升麻7.5g怀牛膝25g淫羊藿15g滑石25g。

 〔主治〕老年前列腺肥大。

〔用法〕每剂药煎4次,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,首煎沸后,慢火煎30分钟,二煎沸后20分钟,每次煎成100毫升。两次混合一起,分两次,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。

26、赵棻——健运麦谷芽汤

〔组成〕麦芽3g,谷芽3g,鸡内金15g,山药15g,党参1g,甘草5g。

〔主治〕慢性胃炎。

365站群

〔用法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(指一般药罐)浸泡1小时,然后置火上煎熬,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,不宜久煎。

27、娄多峰——化瘀通痹汤

〔组成〕当归18g,丹参3g,鸡血藤21g,制乳香9g,制没药9g,香附12g,延索胡12g,透骨草3

 〔主治〕损伤后遗症、网球肘、肩凝症

 〔用法〕日一剂,水煎服。

28、何任——补益冲任汤

〔组成〕小茴香3g,炒当归9g,鹿角霜6g,女贞子12g,沙菀蒺藜9g,党参15g,淡苁蓉9g,补骨脂12g,淡竹茹15,紫石英12,枸杞9g,旱莲草9

 〔主治〕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,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,或疑子宫内膜异位致崩

 〔用法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,摄止以后,即服本汤以补益冲任,以覆其正,连服一二个月,每日煎服一剂,崩漏即不再覆作。

 29、盛国荣——资肾益气汤

〔组成〕生晒参1g(药汤炖),黄芪3g,车前子2g,茯苓皮3g,杜仲2g,地骨皮15g,泽泻15g

〔主治〕慢性肾炎,神疲倦怠、腰酸腿软、四肢轻度浮肿、小便短赤、大便时溏时秘、口干而喜饮、舌质淡有齿痕、脉沉细等。

〔用法〕日一剂,文火久煎,分温服。

30、董漱六——麻杏射胆汤

〔组成〕净麻子5g,大杏仁1g,嫩射干9g,玉桔梗6g,杜苏子9g,净蝉衣4.5g,炒僵蚕9g,制半夏9g,广陈皮4.5g,生甘草4.5g,鹅管石12g江枳实6g,胆星6g。

〔主治〕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

 31、李振华——香砂温中汤

〔组成〕党参12g,白朮1g,茯苓15g,陈皮1g,半夏1g,木香6g,砂仁8g,厚朴1g,干姜1g,川芎1g,丁香5g,炙甘草3g。

〔主治〕适用于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、返流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等病。

〔用法〕日一剂,水煎分早晚2次服。

 32、张镜人——安中汤

﹝组成﹞柴胡6g,炒黄芩9g,炒白朮9g,香扁豆9g,炒白芍9g,炙甘草3g ,苏梗6g,制香附9g,炙延胡9g,八月札15g,六曲6g,谷芽12g

﹝主治﹞脘部胀满、疼痛、口苦、食欲减退,或伴嗳气泛酸、脉弦、细弦或濡细、舌苔薄黄腻或白腻、舌质编红。

 ﹝用法﹞水煎,分二次,饮后一小时温服。

 33、俞慎初——止咳定喘汤

﹝组成﹞蜜麻黄6g,光杏仁5g,炙甘草3g,紫苏子1g,白芥子6g,葶苈子6g(布包),蜜款冬6g,蜜橘红5g,结茯苓1g,清半夏6g。

 ﹝主治﹞急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。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。

 34、何炎燊——加减清海丸

〔组成〕熟地24g,山药12g,山萸肉12g,丹皮9g,北沙参15g,阿胶12g,麦冬12g,白朮9g,桑叶9g,白芍15g,石斛12g,龙骨24g,女贞子12g,旱莲草12g。

〔主治〕室女崩漏。

〔用法〕每日1剂,水煎分服。

35、周信有——消癥利水汤

﹝组成﹞柴胡9g,茵陈2g,丹参2g,莪朮15g,党参15g,炒白朮2g,炙黄芪2g,淫羊藿2g,醋鳖甲3g,五味子15g,大腹皮2g,猪茯苓各2g,泽泻2g,白茅根2g。

 ﹝主治﹞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、肝脾肿大。 

﹝用法﹞水煎服,每日1剂,早中晚分3次服。

 36、刘云鹏——固胎汤

﹝组成﹞党参3g,炒白朮3g,炒扁豆9g,山多少15g,熟地3g,山茱萸9g,炒杜仲9g,续断9g,桑寄生15g,炒白芍18g,炙甘草3g,枸杞子9g。

﹝主治﹞滑胎(习惯性流产、腰痛、小腹累坠累痛、脉沉弱无力、舌质淡、或有齿痕、苔薄)。

 37、郑惠伯——加味四妙勇安汤

〔组成〕当归3g,玄参3g,银花3g,丹参3g,甘草3g。

〔主治〕冠心病、胸痞气短、心痛、脉结代、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。

 〔用法〕水煎服,一日一剂。

 38、郑惠伯——加味二仙汤

〔组成〕仙茅12g,仙灵脾15g,当归1g,知母1g,巴戟天12g,黄柏6g,枸杞子15g,五味子1g,菟丝子15g,覆盆子1g。

〔主治〕功能性子宫出血,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;血小板减少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,分早晚2次服。

 功能性子宫出血:

(1)出血较多、血虚加阿胶、艾叶。

(2)血热加地榆、槐米、仙鹤草。

(3)血瘀加田七、丹参、益母草。

(4)血脱加红参、龙骨、山茱萸。

(5)脾气虚加黄芪、党参、白朮。

(6)冲任虚加鹿角胶、龟板胶。

(7)肾阳虚加鹿茸、附片。

(8)肾阴虚去知母、黄柏,加女贞子、旱莲草。

39、陆芷青——四子平喘汤

﹝组成﹞葶苈子12g,炙苏子9g,菜菔子9g,白芥子2g,苦杏仁9,浙贝母12g,制半夏9 g,陈皮5g,沉香5g(后下),大生地12g,当归5g,紫丹参15g。

﹝主治﹞肾虚失纳、痰饮停肺之咳喘

﹝用法﹞文火水煎,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

热点资讯

相关资讯



Powered by 健康瞭望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