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“艺术加工”成分。喜欢点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。
心脏是人体的“发动机”,一旦它出现问题,整个身体都会受到牵连。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减退的最终表现,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,而是有迹可循的。许多人在心衰发生前,身体已经给出了明显的信号,若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,可能就能避免严重后果。
本文将详细解析心衰来临前的六大先兆表现,帮助大家更早地识别这些危险信号,降低心衰发生的风险。
心衰的本质:为什么心脏会“力不从心”?
心力衰竭,简单来说,就是心脏“工作能力下降”了。正常情况下,心脏就像一个强大的泵,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,供给氧气和养分。
但当心脏因为某些疾病或长期负担过重,导致泵血能力下降,血液循环受阻,身体各个器官供血不足,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。
心衰并非单一疾病,而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综合症,可以由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等多种疾病引起。
它不像心梗那样突发,而是慢慢发展而来的,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,但随着心脏功能的逐渐减退,症状会越来越严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心衰来临前的6个先兆表现,务必警惕!
1. 呼吸变得越来越费力,甚至夜间憋醒
如果发现自己最近走几步路就喘,甚至平躺时都觉得气短,必须高度警惕。这是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典型表现,原因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,导致肺部血液淤积,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。
典型特征:
活动耐受力下降:以前能轻松爬楼梯,现在稍微走快一点就喘。
端坐呼吸:平躺时气短,坐起来反而缓解,这是因为重力作用下,肺部的血流重新分布,减轻了淤血。
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:有些人睡到半夜突然憋醒,感觉透不过气,需要坐起来大口喘气,这往往是左心衰的表现。
54岁的王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,最近发现自己稍微走动就喘气,晚上躺下时更是难受,甚至要垫高枕头才能勉强入睡。他以为是肺不好,但去医院检查后发现,他的心脏射血分数(EF值)已经降到了40%(正常应在50%以上),属于心衰早期
如果他再晚一点就诊,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。
2. 下肢水肿,早晨轻晚上重
腿脚突然变肿,可不仅仅是“喝水多”或者“久坐”导致的,有可能是心脏在向你求救!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,静脉血液回流受阻,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,就会形成水肿。
如何判断是“心源性水肿”?
位置特点:最初多见于脚踝、小腿,严重时可蔓延至大腿甚至腹部。
时间规律:早晨轻,晚上重,因为白天久站或活动较多,液体更易滞留在下肢,而夜间平躺后部分液体回流,水肿会减轻。
365站群按压特症:用手指按压小腿胫骨前缘,出现明显的凹陷且恢复较慢,称为“凹陷性水肿”。
68岁的李阿姨最近发现鞋子越来越紧,到了晚上小腿更是肿得厉害,按一下皮肤会留下深深的坑。她以为是肾脏有问题,但检查发现,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功能减退,BNP(脑钠肽,一种反映心衰的指标)高达1200pg/ml(正常≤100pg/ml),诊断为右心衰。
3. 乏力、头晕,甚至出现晕厥
心脏“供血不足”,身体就会“没电”!许多心衰患者都会感觉精力下降,四肢乏力,甚至头晕眼花,这主要是因为心排血量减少,导致大脑和肌肉供血不足。
危险信号:
经常感到疲惫,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
站起时突然头晕,甚至晕厥
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难以集中
72岁的刘先生最近经常头晕,甚至有一次在洗手间突然晕倒,幸好家人及时发现送医。检查发现,他的心率过慢(仅45次/分),心动超声提示心脏射血分数仅为35%,属于严重心衰合并心脏传导阻滞,最后不得不植入心脏起搏器。
4. 食欲下降,腹胀,恶心呕吐
心衰不仅影响心肺,还会影响消化系统!当心功能衰退,血液循环变差,胃肠道供血减少,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恶心等症状,甚至会被误认为是胃病。
65岁的张叔叔最近吃饭没胃口,吃一点就感觉腹胀,还总是恶心,以为是胃炎,结果做了胃镜发现没问题,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心衰导致的腹腔静脉淤血。
5. 心悸、胸闷,心跳乱了节奏
心脏“电路”紊乱,身体会发出危险信号!心衰患者常常会感觉心跳加快、心律不齐,甚至有心慌、胸闷的感觉,这是因为心脏为了补偿泵血不足,会试图加快跳动,但却容易引发心律失常。
特别警惕房颤!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,容易导致血栓形成,增加中风风险。
6. 夜间尿频,睡觉总被尿憋醒
心衰患者夜尿增多,可能是心功能下降的信号!白天血液循环不畅,导致液体滞留在组织中,到了夜间躺下后,血液回流增加,肾脏开始“加班”排尿,就会出现夜尿频繁的情况。
如何预防心衰?
控制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
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生活习惯
合理运动,避免过度劳累
定期体检,关注心脏健康
参考文献
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3年版)》
《美国心脏协会(AHA)心衰管理指南》